
| 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新发展格局下的管理创新”学术创新论坛在我校举行 |
| 李群 彭伟/文 刘博 徐嘉彬/摄 发布时间: 2021-12-13 已浏览: 843 次 |
12月9日,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新发展格局下的管理创新”学术创新论坛在我校举行。会议由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常州大学研究生院、常州大学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承办、常州大学吴敬琏经济学院和常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论坛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省内外30余所高校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论坛。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副处长刘江涛,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吴建华教授,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张玉林教授,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守坤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江涛涛主持。 徐守坤致欢迎辞,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和研究生教育概况,向长期以来支持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各级领导、学界同仁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我们身处新的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是重中之重。此次论坛对促进新格局下管理创新的研究、加强高校管理学科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帮助研究生更好的学术成长、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增强研究生的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吴建华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回顾了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工作。他认为,新经济形式的出现对企业的经济和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行管理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希望此次会议为管理学科研究生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刘江涛在致辞中提到,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培养造就有政治追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责任和重要使命。她希望与会同学树立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的信念,加强与专家、同学间的交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学术领先的栋梁之才,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十六字箴言,为中华民族振兴腾飞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杜运周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理工大学王玉东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群伟教授,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南京审计大学贺建刚教授,省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南京审计大学冯利伟教授,江苏省首批社科优青、中国矿业大学江红艳教授分别就“管理学研究的新趋势:组态思维与复杂性管理研究”“石油价格实时预测进展”“数字化遇上碳中和:信息通讯技术(ICT)的碳排放效应”“中国企业外派员工研究:回顾与展望”和“如何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等议题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在下午的6个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85位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进行汇报,内容涉及“刘国钧精神与创新创业研究”“新时代下的会计发展与财务创新研究”“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创新研究”“‘双碳’战略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数智管理与高质量发展研究”等六个专题。 据悉,本次学术创新论坛共收到省内外30余所高校研究生投稿论文148篇,经过三轮专家匿名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3篇、一等奖5篇和二等奖22篇。闭幕式上为获奖论文进行了颁奖,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王卫星教授做会议总结讲话,闭幕式由吴敬琏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姜鸿主持。 (通讯员/陈珊 审核/江涛涛)
徐守坤致辞
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副处长刘江涛致辞
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吴建华教授致辞
常州大学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江涛涛主持开幕式
2021江苏省研究生“新发展格局下的管理创新”学术创新论坛开幕式现场
分论坛现场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王卫星教授做会议总结
常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孟启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奖
常州大学吴敬琏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姜鸿主持闭幕式
会议合影 |
Copyright © 2007-2024 常州大学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延政西大道2468号 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立言楼(邮编:213159)
联系电话:0519-86330550(院办)86330315(学工办)86330316(教务办)86330325(研究生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管理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