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主页|ENGLISH|院长信箱

学院概况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学院介绍

 

常州大学商学院始建于1984年,前身为管理工程系(19841995)、工商管理系(19952007)、经济管理学院(20072014)和商学院(2014至今)。2017年,商学院同时以爱国实业家刘国钧先生冠名为刘国钧管理学院。

学院以“责任”校训、以“尚德、博学、健体、笃志”为院训,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责任、创新、商道”的学院精神,坚持“以人为美、育人为本,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坚守“培养商学创新人才、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使命,积极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协作品质、国际视野的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商科人才。

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MEM)和工商管理(MBA)专业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学科是江苏省“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学科,连续6年(2018-2023)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前30%。拥有江苏省决策咨询培育研究基地“江苏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培育研究基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校外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治理研究基地”等学科平台。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全院在校生逾2000人,其中本科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300人(含非全日制130人),留学生近100人。拥有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会计学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部级重点教材8本;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创业与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训练中心”;获批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获得省硕士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项;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6项,其中一等奖2项,团队奖1项;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6项;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一等奖1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1项、铜奖2项。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余人,博士比例超过70%,高级职称比例近50%。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2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5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项、江苏省双创博士4人。

有组织科研成果显著。学院教师主持承担国家基金项目近50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近40项;发表高质量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近40部;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省级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9项。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科研究优秀创新团队(培育)“组织行为与创新创业管理”学科方向团队。拥有江苏能源战略研究基地、苏台经贸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常州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常州市退役军人事务研究院、常州大学潘序伦研究院等省市级研究中心10余个。

推进高品质国际合作。建立以学科发展为导向,系统推进学术、学者、学生三维一体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法国SKEMA商学院,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起特色明显的国际合作项目,每年均有多名学生赴QS100的海外名校读研深造。学院现为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倡议组织成员,定期举办中国责任管理教育论坛,邀请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莫汉•穆纳辛格院士等诸多海外专家来院讲座,帮助师生掌握国际前沿理论,促进学生国际素质的养成,不断推进中外人文交流。

学院被授予“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常州市工人先锋号”“常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当前,常州大学正在全力推进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面向国际,聚焦立德树人,加强内涵建设,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