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计系举行202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论证会 |
| 徐光伟/文 摄 发布时间: 2022-07-16 已浏览: 609 次 |
7月14日下午,会计系举行202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论证会。常州大学原副校长王卫星教授、审计处孙凌峰处长以及全体会计系教师参加论证会。论证会还邀请了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位业界专家线上指导培养方案修订。会议由商学院院长助理徐光伟主持。 会议开始,主持人首先介绍202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背景,从未来人才培养总蓝图角度说明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性,并殷切希望与会专家和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会计系张学伟主任针对之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讲解,重点介绍新技术对会计人才培养冲击下开设财务共享、财务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区块链等课程情况。张学伟主任希望以此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打造会计专业“金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工作。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开设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课程。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位业界专家对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首先,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界专家讲解财务数智化转型方法论。企业数智化保障是人才转型。结合当前企业人才需求,指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具有适应性,并阐述了会计学课程教改逻辑和数智融合课程体系设计思路。随后,结合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提出细致的修订意见。 审计处孙凌峰处长从会计专业校友角度建议:一是重视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打牢学生财务会计专业能力根基。因而,当前培养方案中基础课程学时略显不足。二是直面财务会计转型,突显学校专业特色。当前,众多高校会计专业向智能会计转型,统一的人才培养无法形成学校专业特色。建议借助于学校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等打造常大会计特色。三是增加人才培养中税法与决策分析内容。建议与学校法学院江苏财税政策研究院合作开展税法与税收教学,并重视成本分析、报表分析、财务分析等能力培养。 会计系每位教师对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以及关心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会议持续近三个小时,主要研讨的问题包括:一是针对当前热门的智能会计专业设置提出质疑。从会计实务界视角对于当前过度重视计算机技术嵌入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质疑。全体会计系教师研讨形成共识,应当以专业基础为依托,以新技术赋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升级。二是新时代要求会计系全体教师自我能力提升。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要紧跟时代。面对新经济、新模式、新业务、新产业、新技术,会计实务与知识不断更新。大学教师要时刻站在理论与实务前沿,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用人才。三是新时代要求会计专业授课课程内容升级。每位老师针对自己所授课程,思考授课内容是否过时、是否紧跟实务、是否紧跟前沿。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是专业课程授课内容升级,同时介绍新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中的前沿应用。四是拟打造专业课程团队,做好各门专业课程内容衔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门课程内容之间存在衔接和逻辑顺序。因此,很有必要打造专业课程团队,共同研讨每门课程授课内容,共同开发课程资料。除此之外,还针对课程设置等其它问题进行了研讨。 原副校长王卫星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她指出这是会计系全体教师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非常务实的一次研讨,凝聚了会计系全体教师共识、凝聚了会计系全体教师人心,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谋会计专业发展。她提出学校办学育人有“石油石化、创新创业、红色文化”三大特色,并就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如何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了解石油石化企业生产流程,达到会计人才培养中的业财融合。二是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培养会计创新型人才,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性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创新型意识、创新型思维、创新型能力。三是通过红色文化通识课传承学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最后,她希望各位老师勇担责任、追求卓越,把我们自己的会计专业建设的越来越好!
|
Copyright © 2007-2024 常州大学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延政西大道2468号 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立言楼(邮编:213159)
联系电话:0519-86330550(院办)86330315(学工办)86330316(教务办)86330325(研究生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管理入口|
